地震,是大自然不可预知的力量。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为增强全园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近日,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主题“防震减灾护成长,习惯养成筑安全”全园地震应急演练,并围绕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习惯的培养,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孩子们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趣味科普,涵养学习习惯
活动初始,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动画演示、趣味故事、情景模拟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讲解地震的形成、危害以及应对方法。
小班教师借助《小熊宝宝遭遇地震》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躲在桌子下等避险动作,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索安全知识的兴趣;
中班孩子们通过观看地震科普动画,直观感受地震场景,熟悉室内“安全三角区”,鼓励幼儿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大班孩子则是以情景模拟展示防震知识与逃生技巧,共同讨论并绘制幼儿园地震安全疏散路线图,在实践中提升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战演练,塑造生活习惯
正式演练前,学生发展中心袁主任组织全园教职工组(应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搜救组、后勤保障组等)进行桌面推演,用口头推演的方式梳理模拟地震情景中的应急处理流程,进一步明晰地震应急处理流程及各自职责。
随着一声尖锐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全园地震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各班教师迅速反应,引导孩子第一时间就近避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钻到坚固的桌子下、墙角处,用双手或书包护住头部,蜷曲身体,降低重心,等待“地震”稍停。这一系列规范动作,将日常安全教育中养成的生活习惯转化为应急本能。待警报声短暂停歇,孩子们在教师组织下,弯腰、护头,按照预定疏散路线,井然有序地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推不挤,快速有序,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管理能力。
演练总结,强化社会习惯
这次突击防震演练紧张而有序,既考验了教师和幼儿的应急反应能力,也是一次真实的避灾撤离实战。演练结束后,学生发展中心袁主任再次对孩子们在演练中快速反应、规范避险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随后,孩子们回到教室围坐在一起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复盘活动,以小组讨论、绘画记录等形式加深了对防震知识的理解,更懂得了在紧急情况下相互帮助、听从指挥,强化了遵守秩序、团结协作的社会习惯。
此次实战演练,采取了盲演拉响防震警报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全园师幼及各项岗位人员应急避震的能力。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幼儿园将以此次防震应急演练为契机,不断增强师幼的自我保护意识,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