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成灾广泛的特点。对于幼儿园而言,提高师幼的地震应对能力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园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师生应急避震能力,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路线,防止逃生踩踏事故发生,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幼儿园特邀四川省消防协会冯教官来园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讲及防震应急演练活动。
理论宣讲
消防协会冯教官通过视频和案例,引导家长和老师们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避免受到二次伤害。冯教员并对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和止血包扎等急救进行了细致的宣讲,老师和家长们用心听、认真记,将急救方法牢记于心。
实操练习
为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成效,老师和家长们在冯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了: 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实操练习。老师和家长们相互结对在相互配合下进一步感知急救过程中力度、方法、动作频次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未来急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更加充满信心。
警报响起 演练开始
第一声警报
演练开始,第一声警报响彻整个幼儿园,听到危险信号,老师们马上说:“地震啦,小朋友们,赶快就近躲避!”各班教师迅速、有序地组织本班幼儿进行避震。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抱头、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头部,寻找合适的地方进行躲避。
第二声警报
当第二声警报响起提示全体人员可以进行疏散时,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拥挤、不要惊慌、不要踩踏。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弯腰、护头,迅速且有序地按指定路线撤离到空旷的操场上。
现场清理 汇报情况
各班级到达安全区域后,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学生发展中心袁主任上报,确保全园幼儿已安全撤离到指定地点。
学生发展中心袁主任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们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当灾难来临时要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发生地震时先双手保护好我们的头部,在弯腰屈膝,向空旷的地方疏散。并请小朋友们把这些自救互救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让他们也能保护自己。
最后,袁主任再一次强调了地震来临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逃生方法。并肯定了这次防震安全演练既做到了急而不乱、稳中有序,达到了演练的预期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师生和家长们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的应急救护能力,还增强了对生命的敬畏和主动施予援手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携手守护孩子的安全,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