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传播很快的一种儿童传染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途径、空气飞沫、日常接触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主要症状:发热,体温达到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手足口预防措施:
1、家园配合共同做好我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2、牢记数字诀,直面手足口病 3大部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手、足、口3大部位出现症状为特征,表现为口腔溃疡、疱疹性咽峡炎、手掌和足底出现水疱样皮疹,可能还伴有发烧。这种病一般以春季和初秋多见。
3、潜伏期━━当孩子受到病毒感染后,先有2-7天的潜伏期,然后会出现低热、不舒服、胃口差、喉咙痛等症状。1-2天后,孩子的口腔中出现红色水疱疹并很快破溃成2-3毫米的小溃疡,分布在舌、牙龈、颊部等处,造成孩子口腔疼痛,流口水,拒绝进食等,随后在手掌、足底出现红色的斑丘疹,有些还出现含有浑浊液体的水疱,同样的疹子也可以出现在臀部。受到感染的孩子体温在38.5℃左右,持续2-3天。5岁以下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成年人可携带该病毒通常不发病,但是可以通过接触后把病毒传播给幼儿。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宝典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6、每天来园后配合保健老师进行晨检,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居家隔离14天,同时应立即通知老师以便我们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